- 徐钦明;陈叶群;黄昕旭;杨赛群;李洪伟;
随着电子雷管在爆破工程中的广泛使用,延时爆破技术成为一大热门研究方向。以安徽某铁矿巷道掘进爆破现场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探究延期时间对直眼掏槽爆破能量释放的影响规律。通过ANSYS/LS-DYNA开展直眼掏槽爆破模拟,分析关键点的有效应力分布及掏槽爆破中的能量演化和裂纹扩展过程,优选出合理的延期时间;随后开展现场实验,通过对比爆后块度及振动总能量,选取最佳孔间延期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在孔间延期时间为15、20 ms时,所选取测点的有效应力峰值和岩石的动能均要明显大于其他延期时间;采用MATLAB图像处理技术处理数值模拟所得的岩石切片损伤图,发现岩石损伤随着直眼掏槽孔间延期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0 ms时岩石的损伤程度最大;对爆后块度和爆破振动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直眼掏槽在孔间延期时间为20 ms时掏槽效果最好。
2025年01期 v.43;No.159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段继承;
为研究爆破介质与不耦合装药结构对岩石中爆炸应力波传播以及损伤破坏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LS-DYNA软件进行不耦合装药条件下不同波阻抗岩石爆破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HT模型具备精确再现岩石爆炸损伤形态的能力;爆破介质的损伤程度随其波阻抗的提升以及不耦合系数的增加展现出递减的趋势;利用指数函数形式表达的应力与爆心距关系,能够有效地刻画爆炸应力波的衰减特性。此外,裂隙区的半径在不耦合系数增大的过程中,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所构建的衰减模型能够评估爆破介质内特定位置的损伤状况,可为爆破工程的安全评估提供可靠的预测基础。
2025年01期 v.43;No.159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宣啸;张勇;
针对回采工作面临空巷道变形严重的问题,以某矿Ⅱ948综放工作面开采实际为工程背景,采用钻孔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技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的方法,对试验工作面的切顶卸压前后的采场应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基于研究成果制订了试验工作面的预裂爆破切顶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已有瓦斯抽采孔基础上开展预裂爆破切顶卸压,巷道围岩应力降低明显,且变形量为30%。因此,在与试验工作面条件类似的矿井瓦斯治理与临空巷道变形控制中,应充分考虑瓦斯抽采孔与预裂爆破切顶之间的关联。
2025年01期 v.43;No.159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下载本期数据